重浸式体验:灵敏旅逛进展的新赛道
2023年8月3日,文化(Culture)和旅游(Travel)部公布了“首批24个全国智慧旅游(Travel)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”,引导和鼓励旅游(Travel)企业开发更多更好的数字化体验产品,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旅游(Travel)业的高质量发展,达到旅游(Travel)消费的转型升级。
智慧旅游(Travel)建设开始于2011年1月的全国旅游(Travel)工作会议。2015年1月,原我国旅游(Travel)局下发了《关于促进智慧旅游(Travel)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了智慧旅游(Travel)基础建设的十大工作任务。2020年11月,经国务院同意,文化(Culture)和旅游(Travel)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深化“互联网+旅游(Travel)”推动旅游(Travel)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,并将“加快建设智慧旅游(Travel)景区”列在第一位。
智慧旅游(Travel)建设的前十年,主要以夯实智慧旅游(Travel)发展信息化基础,建立完善旅游(Travel)信息基础数据(技术、业务)中台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指挥控制中心、门禁系统、电子围栏等数字化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为主,应用领域主要是基于供给侧的安危预警、环境监测、信息交互、客流管理、市场营销等。
进入2021年,智慧旅游(Travel)的建设开始由供给侧的管理和服务向需求侧的产品和消费延伸,由管理者向旅游(Travel)者倾斜。2021年12月,国务院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旅游(Travel)业发展规划》对“智慧旅游(Travel)”的建设要求是“加快推进以数字化、网站化、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(Travel),深化‘互联网+旅游(Travel)’,扩大新技术场景应用”。首次将“扩大新技术场景应用”作为智慧旅游(Travel)的建设方向。
为了充分发挥旅游(Travel)业在应用场景方面多样化、多元化的优势,通过拓展场景应用加快推进智慧旅游(Travel)发展,2022年9月文化(Culture)和旅游(Travel)部资源开发司、我国发展变革委社会(Society)发展司又发布了《智慧旅游(Travel)场景应用指南(试行)》。“沉浸式体验”是该指南中所列的10个旅游(Travel)场景之一。这也是在旅游(Travel)主管部门首次将“沉浸式体验”作为智慧旅游(Travel)应用场景的建设内容。所谓沉浸式体验是指运用AR、VR、MR、裸眼3D、4D/5D、全息投影等技术,结合环绕式音响、多通道同步视频、高清立体显示等设备,通过交互式空间营造,创新内容表达形式,打造虚拟场景、多维展陈等新型消费业态,丰富数字旅游(Travel)产品的优质供给。该应用场景有利于增强代入感和互动性,提升游客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。
2023年5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文化(Culture)和旅游(Travel)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重5G+智慧旅游(Travel)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》,提出了“以增强游客体验、提升游客服务为核心,充分利用(Use)5G等技术适配更多应用场景,提供个性化、品质化、交互化、沉浸化旅游(Travel)服务”,进一步将5G技术引入智慧旅游(Travel)的场景应用中。
在此次最新公布的试点名单中,共有4所文博场馆、5个休闲街区、3座主题乐园、7处旅游(Travel)景区、3家旅游(Travel)度假区、两个产业园区,这些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是在智慧旅游(Travel)赋能下文旅深度融合的产物,达成从老故事到新内容、从老地方到新场景、从老资源到新产品、从老产品到新业态的华丽升级。
旅游(Travel)景区是具有优美自然(Nature)生态和人文景观可能具有深厚文化(Culture)底蕴、充满历史(History)传说和传奇故事背景及氛围的空间场所。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的涌现,使得旅游(Travel)景区不仅仅只是观赏自然(Nature)景观、历史(History)遗址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区域,更是追求深度体验(沉浸式体验)的文创空间和新商业业态下流行时尚(Fashion)(如旅拍、角色扮演、剧本杀等)的消费商圈和平台入口。旅游(Travel)景区已经成为边界外溢的集旅游(Travel)、度假、休闲、娱乐(Entertainment)为一体的地域综合体。
泛景区化将成为旅游(Travel)景区发展趋势,即旅游(Travel)景区中的“景”不单指“风景”,而是泛指“场景”,通过创作新内容、创新产品链、创造新场景构建沉浸式体验新空间。这一新空间就是旅游(Travel)场景,也是文旅深度融合的消费空间,从而加速旅游(Travel)景区由门票经济(Economy)向体验经济(Economy)、观光旅游(Travel)向体验旅游(Travel)的转化,丰富旅游(Travel)吸引物的表现力和趣味性。而文化(Culture)夜游对于丰富游客体验,延长逗留时间,提升人均花费,激活当地经济(Economy),增加旅游(Travel)就业,增强旅游(Travel)区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将来旅游(Travel)景区最具价值的不仅是资源禀赋,而是基于资源的景区自创IP和百千万级以上的线上线下私域流量和用户数据,这将成为智慧旅游(Travel)发展的新赛道。这也是文化(Culture)和旅游(Travel)部推出智慧旅游(Travel)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的意义所在。
(作者系首都联合大学(University)特聘教授,《旅游(Travel)学刊》执行主编)
张凌云 来源:祖国青年报
- 赞(409) 踩(72) 阅读数(2375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-
加载中......
- 发表评论
-